翡翠之于禅意—涤除心中杂念
浏览次数:743 分类:翡翠知识
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,言念君子,温其如玉。
古人常将君子和玉联系在一起,因为玉本身可以帮助人成为君子,能修身修德。
翡翠之于禅意,给人一种平静,得之泰然,失之淡然的心境。
明代何景明《吹笙》诗:
”幽心与禅意,凄切转关情。”在现代翡翠雕刻的艺术中,许多作品也都因禅意而来。
佛家倡导的生活禅,是将禅的精神、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,并且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。
而玉雕师的禅意作品,同样可以感受禅意,让有缘者在浮躁的社会,享受一份宁静。
禅家倡导的“不立文字”、“重在体验”的禅理,在禅意翡翠作品中也追求“只可意会不可言传”的体验。换句话说:倘若内心清和,随性勾勒出一个形体,也能见到自己。
禅玉还有一种能让人们在浮躁的社会里,保持一颗开朗、包容、平和的心态,涤除心中杂念,换之用平静的内心,沉着的面对人生,还能在烦嚣浮躁的社会中坚守一份宁静,体悟幸福、快乐的真谛。
常行于慈心,去除怨恨想;
大悲感众生,悲惜化泪雨。
修行大喜心,同已所得法;
拥护以道意,乃应菩萨行。
君子如玉,滚滚红尘
在喧嚣的凡尘俗世里,“赏玉修德”还需做到“四去两然”
1、去贪
不要把物质利益看得太重,切勿贪财、贪物、贪色。
2、去执着
执着就是对某一个目标有着过分的追求,且得不到解脱。
3、去嫉妒
嫉妒是自我主动造成心理不平衡的表现,同样是心中自私的反应。
4、去浮躁
浮燥是自我杂念太多,左顾右盼,不能安定所思;天地万物为缘想遇,浮燥的追求,是得不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。
5、心性淡然
成熟的人不再因为一些琐事而大发脾气,或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纷扰。
6、得失坦然
求不得、放不下,很多人都无法坦然面对得失,求而不得,舍而不能而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。
上一篇: 揉合真善美的玉——平安锁的寓意
下一篇: 关于翡翠福瓜福气的寓意